欢迎您来到双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情浓粽香!双源集团祝大家“粽”享幸福,端午安康!

发布时间:2021-06-15 阅读次数:1238次
分享: 字号 】  【关闭】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又是一年端午节,

情浓粽香满双源。

值此佳节之际,

集团为“双源家人”准备了

节日红包、喷香的粽子和鸭蛋,

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

为大家送上满满的节日祝福。


总部机关欢聚一堂话端午


名都项目部发放端午福利


御景湾项目部发放端午福利

       还有未来城项目部发放福利现场!在哪里?留个悬念,精彩下次分享。


端午粽子香,端午酒清香,端午艾叶长!

今日端午,双源集团祝大家端午安康。



| 端午时节话端午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渐渐变成了“端午”。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在汉语中是初始的意思,在民间认为过好了端午节,也就意味着有好的开端,下半年的好运会随之而来。



端午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熙游避灾 (古时称“游百病”)

古时,老北京有熙游避灾 (古时称“游百病”)的习俗。自明代起老北京人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上午要去天坛,仰仗天神之力以避毒瘴;下午要去金鱼池、高粱河、满井或东苑等地游玩。


3.挂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中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这一习俗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4.佩长命缕

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


5.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6.避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了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7.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又以其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




8.跳钟馗

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到了清代,江南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9.悬艾叶、菖蒲、蒜头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素材提供 | 综合部

编辑 | 刘娜 

校对 | 冀飞

审核 | 岳宋华

内蒙古房屋建设  内蒙古房屋装修  内蒙古桥梁建设  内蒙古公路建设

联系电话:0471-3135026
公司网址:www.syjgjt.cn
公司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敕勒川大街与腾飞南路交汇处金隅环球中心A座17层
扫一扫
了解更多

版权所有:双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蜀ICP备19013518号-1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蒙公网安备00000000000000号